当前位置:

首页 学院新闻

首页

“行走”的思政课:袁礼斌校长讲解实体经济

发布时间:2023-11-16 04:42

点击数:17<

11月14日上午10时30分,校党委副书记、校长袁礼斌带领中文2305班、信管2301班的96名同学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部分思政课教师来到吉利汽车湘潭基地,围绕“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主题,给同学们上了一堂有温度、接地气的“形势与政策”课。

 640.jpg

在基地总装车间,同学们耐心听取了工作人员的细致讲解,亲眼目睹了吉利汽车从一个个零配件到整车生产制造的全过程,大家对吉利汽车基地生产的自动化、智能化以及管理的现代化水平赞叹不已。

 640 (1).jpg

640 (2).jpg

回到基地教室,同学们争相发言,分享了各自参观的体会。在听取了同学们的发言之后,袁校长指出,“学校推行CFAP育人模式,搞项目制,就是要培养同学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他勉励同学们要主动去融入社会,多参加社会实践,把握科技发展前沿和社会需求,在社会大课堂中去发现问题,提升能力,实现价值。他介绍了吉利在湖南的发展和布局情况,湘潭基地在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土地集约利用等方面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640 (3).jpg

 640 (4).jpg

围绕汽车产业链,袁校长和大家梳理分析了零部件供应、技术研发、智能制造、售后服务、汽车改装、汽车运动等产业,让同学们明白了以现代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在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理解了数字化生产、智能制造、绿色、创新等现代制造业的内在特征。

袁校长说,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国家要在未来发展和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坚实物质支撑,就必须坚定不移地发展实体经济。

 640 (5).jpg

以“实地参观+理论教学”这一形式讲授“形势与政策”课,让同学们在车间感受现代制造业和实体经济,观摩智能制造和技术创新,从而对我国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物质基础、基本特征、总体要求和步骤举措有了清晰的了解和更为真切的体会。“行走”的思政课,让学生走上社会,深入企业,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增强了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撰稿:陈晓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