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院新闻

首页

打破“围墙”!湘潭理工携手30+中学,共建思政育人“成长链”

发布时间:2025-10-27 08:41

点击数:16<

“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接续的过程。”10月25日,由湘潭理工学院主办的大中学协同育人交流会在学校报告厅举行,来自长沙、湘潭、株洲、娄底、岳阳、益阳等地的30多所省内中学校领导及教师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索新时代大中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协同育人新路径。

 640 (6).png

交流会上,校长袁礼斌系统介绍了学校育人工作的特色与成效。

作为位于湘江科学城核心的新型国际化应用型大学,湘潭理工学院依托吉利庞大的产业体系,始终坚持“围绕产业办教育”的理念,紧密对接企业用人需求;通过开展“农场劳动教育”“雷锋班”等特色育人实践,培养学生“守纪律、能吃苦、讲奉献、善合作、技术硬”的综合素养;设立“潭州书院”,构建“一年级注重习惯养成、二至四年级聚焦特长发展”的阶段性育人体系,助力学生实现从中学到大学的平稳过渡。

袁礼斌强调,人才培养不是大学一家的任务,而是大中小学接力育人的系统工程。大中小学要打破学段壁垒,实现育人资源的有效贯通与共享。

 640 (7).png

多位中学校长分享了德育工作与综合素质培养的实践智慧。衡南县衡云中学书记王先成指出,高中阶段是青少年“拔节孕穗”的关键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塑形期,更是连接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立交桥”。中学期待通过与高校的深度对话,为学生开拓更广阔的成长视野和发展平台。

“湖湘文化是思政教育的源头活水。”与会代表一致认为,湖南这片红色热土蕴藏着丰富的革命历史资源与深厚的文化底蕴。衡阳湘西草堂、郴州宜章邓中夏故居、醴陵渌江书院等红色地,已成为广大师生开展社会实践、感悟家国情怀的重要场所。大家提出要深入挖掘湖南红色资源,共同构建“螺旋式上升”的一体化育人体系。

640 (8).png

袁校长介绍,近年来学校将思政教育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重点推进:一是“走出去”,与湖南省党史陈列馆、湘潭市党史馆等10余家红色教育基地共建“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二是“联起来”,与多所中小学校携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

他特别赞同各中学校长提出的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建好“大师资”的建议,强调要将大学与中学之间单纯的育人“输送”关系提升为紧密的“协作”关系。

与会代表们围绕“大中学思政课内容衔接与方法创新”“人才培养的连续性”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代表们在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共享教育教学资源、共同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等方面达成多项共识。

 640 (9).png

640 (10).png

会后,代表们一同考察了吉利汽车湘潭制造基地,实地感受产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

在总装车间,通过观摩自动化生产线、了解先进制造工艺和管理理念,代表们对智能制造与国家产业发展战略有了更直观深刻的认识,也对湘潭理工学院深化产教融合、服务区域发展方面的办学实践有了更深切的体会。

640 (11).png

 640 (12).png

“教育是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大中小学构成了环环相扣的生命链条。” 湘潭理工学院党委书记赵婵表示,学校将以此次交流会为新起点,与各中学紧密携手,探索大中小学协同育人的新机制,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共同书写“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湖湘答卷。

 640 (13).png

640 (14).png


                                            撰稿:杨山燕